指数创新高为何你的账户还在亏?量化数据告诉

 量化     |      2025-11-17 03:29

  一、指数幻象与个股线日沪指创十年新高时,我特意做了个统计:从8月25日震荡开始,虽然指数不断创新高,但个股平均涨幅只有可怜的2%,落后指数50%。这差距就像黄浦江两岸的房价——看似都在上海,实则天壤之别。

  很多人把账户不涨归结为运气差,要我说这就是自欺欺人。现在又不是熊市,跑赢市场的股票一抓一大把。问题出在哪?就出在大多数人还在用走势图这个皇帝的新衣来判断市场。

  记得有次在陆家嘴咖啡馆,听见隔壁桌两个穿西装打领带的分析师,对着K线图说得头头是道。我瞄了眼他们屏幕上的MACD、KDJ指标,差点把咖啡喷出来——这不就是金融界的占星术吗?用后视镜开车还能开出优越感了?

  说到这我要分享个真实故事。去年有只芯片股,走势跟过山车似的。传统技术派看到放量下跌就喊主力出货,结果人家转头就创新高。后来我用量化系统一看就明白了:那根本是机构在震仓洗盘。

  上图这两只票就是个典型例子。表面看都是快速上涨后调整,但量化数据揭穿了本质区别:左边是机构回补(蓝色柱体+橙色库存),右边是散户抄底(只有蓝色回补)。这就好比在南京路步行街,你看到人群聚集——可能是奢侈品店促销(机构行为),也可能是街头卖艺(散户行为),性质完全不同。

  这套系统我用了十几年,核心就两点:主导动能(红黄蓝绿四色柱)和机构库存(橙色柱)。前者告诉你资金在干什么(做多/回吐/做空/回补),后者告诉你谁在干(机构还是散户)。就像给市场装了CT机,什么洗盘、做头一目了然。

  回到开头的GPU企业。为什么中科蓝讯、七匹狼这些公司要参股?真以为他们是科技爱好者?看看这些企业的股东名单就懂了——清一色的产业资本。他们玩的可不是我们小散那套高抛低吸的把戏。

  就像上图展示的,左侧有机构参与的股票洗盘后一飞冲天,右侧纯散户玩的票反弹完继续跌。这跟GPU行业一个道理:有产业资本撑腰的企业能走得更远,而游资炒作的题材股终究是一地鸡毛。

  我认识个做私募的老友说过句大实话:我们最怕散户看量化数据,就像魔术师怕观众看穿机关。现在想想,那些整天研究K线形态的股民,不就像盯着魔术师右手却对左手小动作视而不见的观众吗?

  每次市场创新高,总有人问我该买什么。我的回答永远是:先搞清楚你在和谁玩。就像去澳门赌场,你得先分清谁是荷官谁是赌客。A股里机构就是庄家,他们用的可是量子计算机级别的工具,你拿个算盘怎么跟人玩?

  但别误会,我不是劝大家离开市场。恰恰相反,我认为现在正是散户逆袭的好时机——前提是你要学会用机构的语言思考。就像打德州扑克,你可以不知道对手手里有什么牌,但必须读懂下注模式背后的意图。

  最后说回GPU企业上市这事。头豹研究院说AI和智能汽车催生GPU需求不假,但你要真信了研报里的目标价就去追高,那还不如去外滩数轮船。记住:任何行业利好都是明牌,关键要看资金怎么打这张牌。